我并不认为我们到这里来只是为了盲目向一种新的野蛮主义,一种新的帝国主义,一个新的超级大国认输投降。
当今人们最关心的是和平,但对当今和平构成最大威胁的不是别的,就是共产主义的蔓延。因为共产主义本质就是独裁与战争。它在阶级和民族之间培育仇恨。从朝鲜到印度支那,每场战火是由共产主义势力挑动,在这当中,共产党中国要负最大责任。
现在我们必须小心不要上当,打开大门,把一种更加阴险的帝国主义以解放之名放进来,共产主义是一种片面的唯物主义宗教,是一种颠覆性的宗教。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不被他们颠覆行为所触动,非共产党世界每个国家领导人都要认真对付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
节选电视剧《外交风云》第19集
周恩来拨正万隆会议航向
2015年04月24日 03:32 来源:新闻晨报
1955年4月18日,万隆会议在印尼开幕。当时,这一会议曾引起新老殖民主义者特别是“世界警察”美国的不满和反对。他们唆使少数跟随他们的亚非国家从内部进行挑拨,企图使会议分裂、失败。开幕当日,发言者中第一个跳出来为殖民主义辩护、反对共产主义的,是伊拉克代表贾马利。他的发言用了很长篇幅来攻击共产主义,他要求人们对共产主义采取“防御措施”。而就在同一天,美国《纽约时报》在社论中要求亚非会议把它的注意力不要放在“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上,而放在反对“共产主义”上。贾马利的发言完全符合美国要求,因此美国报纸立即称他为“勇敢的贾马利”。
贾马利的发言打破了会议开幕式的和谐气氛,使会议蒙上了一层阴影。19日上午的发言中,又有一些国家的代表加入了贾马利的行列。人们担心,会议是否会出现西方国家所预言的争吵、分裂。
关键时刻,周恩来上台发言。这篇极为精彩的临时发言为会议拨正了方向,而总理预先准备好的讲稿,则作为书面发言印发给与会代表。这篇临时发言是利用中午休会时间由周恩来口述、他的翻译浦寿昌笔录而成的。
周恩来讲话开头就宣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此话一出,会场上的气氛顿时起了变化。周恩来接着说:“我们共产党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仍然是存在的”。周恩来不卑不亢、合情合理的讲话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住了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 这时宽敞的会议厅内一片安静,大家都全神贯注地听着、记着。
接着周恩来提出了被称为“万隆精神”的主要内容之一的著名“求同存异”命题。他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周恩来以洪亮的声音讲了最后一段话:“十六万万的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这时,全场掌声雷动,许多代表纷纷过来与周恩来握手表示祝贺。
周恩来短短8分钟的发言,驱散了两天来笼罩着万隆会议的阴霾,为会议指出了成功之路,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印度总理尼赫鲁说,这是一个很好的演说。缅甸总理吴努说,这个演讲是对“攻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西方通讯社也不得不承认周恩来的极大成功。“国际新闻社”说,“周恩来的形象完全支配着这个会议,会议的进程在他的影子下进行。”法新社说,“周恩来是会议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他的语调、温和的演说,以及他提供的保证使得与他交谈的人为之倾倒,消除了疑惑”。
会议在周恩来拨正了航向后,经过讨论和协商,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宣言》 中提到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包括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发展。4月24日,万隆会议闭幕,历史上第一次以亚非29个国家的名义发出的文件——《亚非会议最后公报》 被一致通过。这时会场内外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欢呼声汇成了当时世界最强音……
(作者系外交部外交笔会理事)
1955年周恩来总理出席万隆会议
《外交案例》 吴建民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节选)
在严格区分各国内政和共产主义思想的问题上,亚非会议不讨论共产主义问题是对的。如在仰光会谈中,适当暗示我们赞成不讨论共产主义问题,但并不怕讨论这一问题。应该指出,内政不得干涉,但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和传播是无法阻止的;强调革命不能输出,但同时任何一国人民所表现的共同意志也不应允许外来的干涉。
在准备出席会议期间,中国政府还通过外交途径同具体筹备亚非会议的印度尼西亚政府,就在亚非国家实行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交换了意见,并建议把五项原则作为亚非会议的指导思想。
1955年4月11日晚上,缅甸、中国、印度、越南、埃及和阿富汗六国领导人在缅甸总统府召开会议,他也真诚地建议在座的各位领导人,在亚非会议上不提共产主义问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致使会议没有结果。
最后一个发言的伊拉克外交大臣贾马利却大唱反调,发出了“挑战书”。他公然声称:“世界上有三股势力扰乱了和平与和谐”,那就是“老式的殖民主义” 、“犹太复国主义”和“共产主义”。他辩解说“老式的殖民主义已经日益衰亡”,进而诬蔑“共产主义”是一种“压制反对意见和宗教信仰”,“在其他国家进行颠覆活动”和“在阶级和各族人民之间培育仇恨”的学说,是一种“新式的殖民主义”。他要求各国按照他提出的所谓“防御措施”行动,一直到他设想的有朝一日“共产主义在思想上解除武装为止”。
菲律宾总统驻美特使罗慕洛,大肆宣扬美国的殖民统治给菲律宾带来的不是灾难而是“好处”,竭力颂扬美国殖民统治给自己的国家建立了“良好的信用”,企图劝说亚非人民不要同殖民主义进行斗争以争取独立,而要同美国那样的帝国主义国家合作反对共产主义。
我们共产党人从不讳言我们相信共产主义和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好的。但是,在这个会议上用不着来宣传个人的思想意识和各国的政治制度,虽然这种不同在我们中间显然是存在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同意五国总理茂物会议所宣布的关于亚非会议的四项目的,而不另提建议。
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同时,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互相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
这一席娓娓道来、深入浅出的道理,说得人们心服口服,点头称是。尤其是他所提出的“求同存异”这句话,不仅表明了中国代表团的诚意,也为解决亚非之间的某些分歧提供了有效的办法。周恩来在内部讲话中曾明确指出:“要能求同存异才有外交,不应事事依人,也不能强迫他人事事依我。”
接着,针对所谓认为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害怕中国进行“颠覆活动”和中国的“共产主义威胁”的几个论点,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以和解的态度,心平气和地进行了耐心的解释和回答。
现在,我首先谈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问题。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第二次大战后,亚非两洲兴起了许多独立国家,一类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一类是民族主义者领导的国家。前一类国家并不多。但是某些人所不喜欢的,就是六万万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政治制度,而不再为帝国主义所统治了。后一类国家很多,像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和亚非许多国家都是。我们这两类国家都是从殖民主义的统治下独立起来的,并且还在继续为完全独立而奋斗。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可以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呢?五项原则完全可以成为在我们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我们亚非国家,中国也在内,不论在经济上或文化上都很落后。我们亚非会议既然不要排斥任何人,为什么我们自己反倒不能互相了解、不能友好合作呢?
次之,我要谈有无宗教信仰自由的问题。宗教信仰自由是近代国家所共同承认的原则。我们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但是我们尊重有宗教信仰的人。我们希望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应该尊重无宗教信仰的人,中国是有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它不仅有700万共产党员,并且还有以千万计的回教徒和佛教徒,以百万计的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中国代表团中就有虔诚的伊斯兰教的阿訇。这些情况并不妨碍中国内部的团结,为什么在亚非国家的大家庭中不能将有宗教信仰的和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团结在一起呢?挑起宗教纷争的时代应过去了,因为从挑起那种纷争中得到利益的并不是我们中间的人。
第三,我要谈所谓颠覆活动的问题。中国人民为反对殖民主义所进行的斗争超过10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民主的革命斗争也经历了近30年的艰难困苦的过程,才终于达到了成功。中国人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蒋介石统治下所受的苦难是数也数不尽的,最后才选择了这个国家制度和现在的政府。中国革命是依靠中国人民的努力取得胜利的,决不是从外输入的,这一点连不喜欢中国革命胜利的人也不能否认。中国古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反对外来干涉,为什么我们会去干涉别人的内政呢?有人说,中国在国外有一千多万华侨,可能利用他们的双重国籍来进行颠覆活动。但是,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是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蒋介石至今还在利用极少数的华侨进行对所在国的破坏活动。新中国的人民政府却准备与有关各国政府解决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又有人说,在中国境内有傣族自治区威胁了别人。中国境内有几十种少数民族共4000多万人,其中傣族和相同系统的壮族将近千万人。他们既然存在,我们就必须给他们自治权利。好像缅甸有掸族自治邦一样,在中国境内各个少数民族都有他们的自治区。中国少数民族在中国境内实行自治权利,如何能说威胁邻邦呢?
我们现在准备在坚守五项原则的基础上与亚非各国,乃至世界各国,首先是我们的邻邦,建立正常关系。现在的问题不是我们去颠覆别人的政府,倒是有人在中国的周围建立进行颠覆中国政府的据点。比如在缅甸边境就存在着蒋介石集团的残余武装分子,对中缅两国进行破坏。因为中缅友好,我们一直尊重缅甸的主权,信任缅甸政府去解决这个问题。中国人民选择和拥护自己的政府,中国有宗教信仰自由,中国决无颠覆邻邦政府的意图。相反的,中国正在受着美国政府公言不讳地进行颠覆活动的害处。大家如果不信,可亲自或派人到中国去看。我们是容许不知真相的人怀疑的。中国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欢迎所有到会的各国代表到中国去参观,你们什么时候去都可以。我们没有竹幕,倒是别人要在我们之间放烟幕。
十六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全世界愿意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能为扩大和平区域和建立集体和平有所贡献。让我们亚非国家团结起来,为亚非会议的成功努力吧!
周恩来这篇讲话虽然只有短短的18分钟,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成为两天来会议的高潮。周恩来的发言刚一结束,会场立刻爆发出长时间的掌声和欢呼声,整个会议大厦为之沸腾了。
兰代表团团长科特拉瓦拉总理在21日上午举行记者招待会上宣读了一篇关于殖民主义的发言,将“共产党统治下的东欧和中欧国家”归为“新殖民主义”,并提议大会就此正式讨论。
当年菲律宾代表团团长罗慕洛,在以后自己的《万隆会议的意义》一书中说当年参加万隆会议的目的就是为捍卫自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