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新闻 中国政府网
搜狐 新浪
雅虎 网易
中华网 中国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大公报 联合早报
凤凰网 澳门日报
中国法院网 法制日报
百度 Google
国际在线 腾讯QQ
中央电视台 中国台湾网
中国新闻网 英国BBC
纽约时报 俄罗斯之声
法新社 美联社
美国CNN 华尔街日报
东方财富网 金融界
证券之星 世华财讯
路透中国 中国证券网
中国经济网 金融时报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金在线
中国财经信息网
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
英国金融时报 香港交易所
解放军报网络版  
中国考研网 中国教育网
中国教育招生信息网
智联招聘 六间房
大众健康网 中国音乐网
优酷视频 世纪佳缘
中华健康信息网
商务中国 淘宝网
  政治
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
2020-08-15 08:13:19 共和网 来源: 查看评论
 

按照人类社会正常、合理的发展进程,世界有古希腊民主政治、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沿着民主、人权、法治的价值观与制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宪章运动、平均派、掘地派、工联主义、普鲁东主义、布朗基主义等争取下层民众民主权利的运动发展;很多资产阶级政治家理论上、道德上、制度上为国家或国际民主、人权做出楷模;很多殖民地国家掀起独立运动,也高举独立、民主、人权旗号……。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将逐步进入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

马克思在波恩大学喝酒、携带被禁止的武器参加与贵族学生打架,被拘留;这次似乎是旧病复发,故伎重演,与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制造世界纷争与混乱,可惜没有机构限制其言行,误导世界很多人。

马克思主义主要观点:

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马克思主义主要方面:包括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剩余价值;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预言: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首先是一国范围内的斗争,……各文明国家的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

共产党人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们,联合起来!

18719,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先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其首要条件就是无产阶级的大军。工人阶级必须在战场上赢得自身解放的权利。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1);革命无疑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革命就是一部人用枪杆子、刺刀、大炮,即用非常权威的手段强迫另一部分人接受自己的意志(2)。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很大的错误、实践有极大的危害。

剩余价值

资本家说,剩余价值(利润)是他们创造的,马克思主义特别论证: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坦指出,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是基于假想代替科学。

剩余价值即利润,资本家起着重要作用或主导作用。资金、设备、招聘工人、生产与销售、市场机遇与风险……,这是资本家必须考虑、提供,工人直接生产产品,与资本家相比,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资本家地位、作用重要。不能仅说资本家或工人创造剩余价值,是两者共同创造,但资本家贡献最大。这些剩余价值有些用于抵御市场风险,有些要不断扩大规模、机器设备更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在增加资本家的利润的同时也增加社会财富和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工人阶级先进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阶级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有远见、大公无私,富有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的彻底性。

马克思轻视农民。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中期,企业除了少数技术发明者,大多数工人技术落后,工人阶级大多数来自破产农民,能先进?若说先进仅比农民先进,或许比农民整体还落后,因为农业自身规模化、机械化不断发展,需要很多方面知识。法国1791年制定宪法,按照财产多少将公民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消极公民(凡没有财产的人、被雇用的人等),不享有选举权。无产阶级绝大多数都应属于消极公民。这种划分相当程度上有合理性。

社会化大生产,无产阶级仅在生产过程中与大生产相联系,仍然是落后者。资本家在现代化大生产中预测市场、机器设备购买与更新、筹集资金、组织生产和销售,无疑比工人阶级更先进、更有远见;在资本家生产经营过程过程中,协商各方利益的均衡点,守信,勤劳、节俭,这是市场中、在现代社会中需要的道德和知识。工人阶级组织性、纪律性,与资本家有力、科学管理相联系。

难道无产阶级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剥夺资本家私人财产,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就是无产阶级最有远见、最大公无私、最富有革命彻底性?

工人阶级中先进分子是那些率领工人阶级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还是那些对经济发展(包括教育、科技)、民主政治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那些不断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人是最先进的,那些推进国家和社会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的政治家是最先进的。无产阶级中有极少数人精通技术或管理,成为资本家,如瓦特、爱迪生;也出现推进国家、世界民主、人权、法治的政治家,如卢梭、林肯。这仅是极少数、是特殊性,不能就说整个无产阶级是先进的,更不能说他们是领导阶级。

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

圣西门指出,科学家、艺术家和从事生产和经营资本家、商人、银行家都是劳动者,资本可以参与分配。这肯定科学家、艺术家、资本家、商人、银行家社会贡献,也就不存在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傅里叶也提出实行按劳、按资分配相结合,对革命抱有抵制情绪。

空想社会主义者仅停留在设想层面,但马克思恩格斯追求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社会主义。

正义者同盟提倡“人人皆兄弟”比《共产党宣言》中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平等更具普遍性,与“博爱”类似。

革命应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而不是单纯的相互之间暴力争夺。一切信仰、维护民主、人权、法治、民族独立的革命,才能推进国家和社会进步与发展。

国家产生很多是契约形成。这契约有些是国内各阶级、各基层协调各阶层关系,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有些是对外侵略别的民族和国家形成;有些是国家之间订立契约形成。长期看,欧洲国家之间矛盾和斗争远大于国内阶级矛盾和斗争。

人类社会充满着矛盾和斗争,但也在不断、和平地改革、协调、解决各种矛盾,促进国家和社会发展。古希腊梭伦和伯利克里改革就缓和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正在不断解决出现的矛盾。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教分离,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婚姻自由;逐步改善工人工作环境,建立社会保障政策,企业技术和设备不断更新、组织和管理模式不断改进;追求民主、人权,建立竞选制、多党竞争、权力分立与制衡的政治制度,官员从从民间中来,到民间中去,政府廉洁、廉价,选举人和被选举人财产资格逐步降低、取消,选举权不断扩大。美国独立50多年后白人男子就有普选权,1850年以后欧洲的生活水平稳步上升。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吸收人类社会一切合理、有价值因素,是世界共同创造的结晶,资本主义社会改革与发展为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为什么要以暴力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不是不断改革推进社会进步与发展?

更何况,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出现克伦威尔独裁,法国大革命中出现罗伯斯比尔暴政。那些知识能力道德低下、没有财产的“消极公民”即无产阶级利用人数多、利用国内外形势变化通过暴力革命一旦取得政权,一定更疯狂追逐权力、财富,政治上更集权、专制、残暴、腐败。政治专制与公有制相结合加剧等级制、人身依附,不服从者不得食。

无产阶级人数远超资产阶级人数,但是,如果多数的无产阶级以不合理的权力打击少数的资产阶级合理的权利,就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

社会需要分工。对于95%左右的工人来说,不断学习科技、管理,推进企业国际竞争力,获得良好收入,改善工人阶级经济状况,建立社会保障,比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更合理,更适应国家发展。知识就是力量,拥有高科技优势的人是很多国家争抢的人才。瑞典很早就引进钢铁技术人才发展钢铁工业,可给予爵位。

1850年有人做过调查。问法国老百姓:你需要不需要言论自由,你喜欢不喜欢民主,法国绝大多数老百姓说,我们不需要,我们要吃饭)

国家管理人员选择上,古希腊苏格拉底提出,国家应由少数政治精英来掌握,而不是由大多数愚昧的、芸芸众生来控制。圣西门提倡专家治国。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竞选制、多党竞争,确保优秀人才治理国家。

平等,不仅人与人之间权利平等,还需要在知识、能力、道德面前平等竞争;平等不仅表现在经济上公平竞争,还表现在政治上公平竞争。为什么马克思主义不考虑无产阶级自身知识、能力、道德等方面与资产阶级落后与差距而强调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和领导权?康德指出,让消极公民达到积极公民的条件1789法国《人权宣言》提出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根据自己的能力担任官职和公共职务。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资产阶级让工人阶级发抖了吗?为什么不是追求世界更加平等?那样很多比无产阶级更有社会价值的群体就“失去这个世界”或被无产阶级暴力消灭?这势必造成世界落后、荒谬、邪恶、残暴。

古希腊雅典、古罗马改革,禁止将本国人变为奴隶。马克思主义号召落后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民主政权,剥夺他们财产,“获得整个世界”。谁更没有人性和人道?

恩格斯也指出,历史上巨大灾难总是以巨大的历史进步为补偿的。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与解决矛盾一种概括吧。

马克思也设想,英美可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为什么要过渡到社会主义?而不是在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继续改革与发展?其它国家也以英美民主为模范,加以创新?

私有制与公有制计划与市场

对于私有财产制,西方拥护私有制学者认为:

亚里斯多德指出:人类的私心不会因公产制度的建立而随之消失,赞成私有,反对收入过分分配不公。

柏拉图长期鼓吹公有制,但后来坚持私有制,因为众人的孩子没人心痛。

财产的安全是个人得到最大幸福的必要条件。近代西方多数思想家都认为人类具有某些天赋的不可转让的自然权利,如生存权、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等,不少思想家十分强调财产权,有的甚至把它提高到与生命安全同等重要的地位

如果创造的财产不能得到合法保护,还有谁创造财富?人们的劳动成果如果得不到报赏,人们就会懒惰起来。每个在他自己的劳动中取得的私有财产是一切财产的基础;正是这种权利克服了劳动的厌恶。

拥有财产并不是罪过。那些有财产的人说不定是个绅士,那些没有财产的人说不定就是个无赖。

财产权,公民是以不依赖于他人生活,独立作出判断。黑格尔指出:财产是自由最初定在,是自由的本质;私有财产维护了国家的稳定。

官员如果没有财产,就会受有财产的人影响;卸任官职后,怎么生活?

财产权是后天可以改变的,比按门第出身进步。

    哈耶克指出,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保障。这不单是对有产者,对无产者也一样。

问题根本不是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而是建立以私有制为基础多种所有制,建立政府、企业、资本家、工人之间合理分配机制,保护竞争又促进公平,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在公有制方面,不仅空想社会主义提倡过,而且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早已存在、发展。英国的国有经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1657年,英国政府成立了邮政总局并将其作为中央政府的一个部门,由政府直接经营邮政业。这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国有化行为。以后,又陆续创建了由地方政府拥有的气体、电、水等公用事业。法国19世纪产生了烟草(1810年)和火柴(1872年)的国家所有制。而且在大法国大革命前,还保留着农村公社,村社都有一些公有土地。
    
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建立较多国有企业,但在80年代后为追求经济效率又掀起私有化浪潮;公有制成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种、一时的手段,而不是社会主义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重视计划经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但国家对经济干预(即计划)在当时的现实中已存在,只是在各国程度不同。法国由于路易十四时期和拿破仑时代对经济干预的传统;圣西门提出
建立计划化的社会,政府职能就是管理经济。这样在法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国家对经济运行了进行了直接和间接干预;德国在其经济发展进程中也同样伴随着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没有市场经济。市场是人们创新的动力之一,它极大地培育了人的创造性,也是产品不断创新、财产不断增加的动力之一。亚当.斯密认为,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来调控经济,任何经济现象都是在市场的自主调控下出现。哈耶克认为,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由个人主义出发而形成的,能保证人的自由自然秩序”,是一种最符合人性的经济制度;市场能在没有中央权威指挥的情况下,确保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的协调;能确保每个人用手中可支配的资源追求自己的目标;并且无须一个声称自己知道这个经济如何运转的精英阶层就可以确保一种复杂的经济得以发展。

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时代,经济危机不断出现;19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而恩格斯在《一八九一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一文中提出,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经不再是私人生产,而在支配和垄断中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里不仅没有了私人生产,而且也没有了无计划性。考斯基也认为托拉斯的出现克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无计划性。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市场逐步实行“以销定产”,在相当程度上避免无计划、生产过剩。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不断改革与发展。实行8小时工作制、最低工资制、失业保险制、征收累进税和遗产税等,实行全面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地实现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特别是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诞生,二战争结束以来,西方各国普遍地相当程度上实行国家干预,尤其是法、日、德等国制定国民经济发展的计划;普遍地程度不同地建立了国有企业,企业分配、决策中实行劳资合作、民主管理,更加突出按劳分配;企业所有权日益社会化、国际化;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的素质,促进就业。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发展相互促进,实现福利国家的目标。
    曾经国外评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锁链与社会主义国家工人的锁链哪个更重?

马克思主义政治

马克思主义虽然也提倡平等、自由、公平、正义等民主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早已形成并为社会不断接受),但是号召无产阶级暴力剥夺资本家、地主财产,暴力夺取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就违背了民主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对于政治制度主要是:提倡议行合一,目的就是为了使在人民直接或间接选举基础上产生的代议机关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并支配行政权及其他国家权力。提倡廉价政府,防止政府官员从人民的公仆变为人民的主人外,国家必须限制自己的开支,即精简政府机构,缩小其规模,尽可能少用官吏,尽可能少干预公民社会方面的事务3;建立人民武装;政治公开化原则,为民众监督创造条件。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民主提供着民主的进一步发展。

马克思设想将来的新政治机构是所有人都可以进入,完全透明和公开化的(4);所有政府人员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选民任命和罢免;选举和罢免地方行政长官、法官以及全体行政人员;在委员会框架内实行完全地方自治;通过轮换和选举分配行政事务。国家的政治职能日益消亡,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增强,对人的管理对物的管理取代,人们将共同管理他们的共同事务,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所有人的自由发展将是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政治制度的设想,部分吸收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制度。实现“廉价政府”,美国托马斯·杰斐逊(1743-1826)总统就提出。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批评,对未来社会政治设计,很大程度上缺乏全面性、科学性、可行性。

马克思之所以提出“议行合一”,是因为他认为当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议会已成了“清谈馆”,国家权力实际上已被不为人民所掌握的行政权所主宰。恩格斯针对“三权分立”指出“事实上这种分权只不过是为了简化和监督国家机构而实行的日常事务上的分工罢了。”显然,恩格斯表明了一个道理:国家机构之间是需要分工的。

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与制衡制度,议会权力也是最大。英国既是议行合一,又有三权分立与制衡而主要是两权分立。过度强调立法机关或议会或议行合一,阻碍行政权及时、有效处理行政事务。

巴黎公社最初的三合一体制导致了公社委员们陷入了繁琐的日常管理工作,公社的政令得不到真正、及时的执行,因而引起了人们有广泛批评,于是巴黎公社在18714月下旬对机构进行了改组,使公社成为类似于议会性质的组织,而由它的执行委员会行使行政权。这就是说明巴黎公社后期议行分离趋势是很明显的。

“所有政府人员通过选举产生,由全体选民任命和罢免”,很可能是效率低,缺乏科学性、可行性。资本主义国家议会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主要行政官员由竞选产生,次要官员由主要行政人员提名、议会审议表决通过,业务类公务员由考试产生;但广大民众有广泛参与权利。这就有更多的效率性、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不仅不科学,还是无法到达的彼岸,反而将民主彻底埋葬,专制、集权、邪恶、残暴、恐怖泛滥。

第一,无产阶级暴力革命造成普遍知识、能力、道德低下又没有财产的人群掌握政权,不仅不会实行民主,反而疯狂追求权力、财富。

第二,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国家被抛弃,而那些政治、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缺乏民主价值观,部分小知识分子,借助广大人民贫困向往权力和财富,利用国内外形势变化,实行暴力革命取得成功后,建立更集权、专制、腐败、残暴、恐怖的制度维护、扩大自身的权力和财富。

第三,在政治、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在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政权后,共产党将集权、专制制度凌驾于军队、议会、政府之上,造成全国性集权、专制、腐败,官僚机构和官员众多,终身制、世袭制、等级制、任命制延伸到政府和社会各机构。共产党人打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共产党领导旗号,从道德到制度最背叛马克思主义民主模式、资本主义民主模式,最背叛民主、科学、人权、法治。既得利益群体越来越多,获得利益越来越大,不仅自身不愿改革,反而不择手段反对改革。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实行全民普选制(竞选制)、代议制、多党竞争、权力制衡,确保国家权力属于全体人民,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和主体,比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政治更全面、更科学、更民主,更有实用性,为世界普遍认同、接受。

1890年恩格斯提出,历史发展是由无数个四边形组成的合力(5这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一种概括,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共运内部遭到批评(很多批评也有合理性)、被资本主义发展所淘汰的解释。

人类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和推进是政治、经济、文化民主化,三个方面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各阶级、各阶层、各政党追求民主、人权、改革与发展。任何阶级和政党领导、统治,需全体人民定期平等公开竞选(主要表现多党竞争)、权力分立与制衡、代议制、任期制(官员从民间中来到民间中去)。发展教育、科技,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基础上,促进、规范竞争,鼓励优秀者、保护弱势群体,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实现由竞争繁荣到共同繁荣。如果违背这些原则和制度,任何宣称最好“主义”,都是对世界的欺骗。

 

……………………………………………………

转到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来;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当做信仰、行动指南;中共号召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民族化、时代化;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社会的理论成果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世界历史,第65集,马克思主义诞生);(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是一个错误认识和标准。

其实,对待马克思暴力革命思想,共产主义同盟中高层人员举报马克思,马克思说我没有暴力革命思想。

1919年德国杀了德共重要人物李朴克内西、卢森堡。对待马克思恩格斯宣传落后的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夺取政权,政府可监禁,或让他们当工人或农民,收入交家庭,养家;了解工业、农业生产过程,了解资本家、农场主作用和价值,避免理论错误、偏激。

 

 (本文已被浏览 1092 次)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10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版权所有:共和网  愿您成为尊重知识产权的优秀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