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新闻 中国政府网
搜狐 新浪
雅虎 网易
中华网 中国网
人民网 新华网
大公报 联合早报
凤凰网 澳门日报
中国法院网 法制日报
百度 Google
国际在线 腾讯QQ
中央电视台 中国台湾网
中国新闻网 英国BBC
纽约时报 俄罗斯之声
法新社 美联社
美国CNN 华尔街日报
东方财富网 金融界
证券之星 世华财讯
路透中国 中国证券网
中国经济网 金融时报
中国经济信息网中金在线
中国财经信息网
中国上市公司资讯网
英国金融时报 香港交易所
解放军报网络版  
中国考研网 中国教育网
中国教育招生信息网
智联招聘 六间房
大众健康网 中国音乐网
优酷视频 世纪佳缘
中华健康信息网
商务中国 淘宝网
  政治
杂谈内蒙古双语教学引发少数民族权利争议
2020-08-31 22:34:57 共和网 来源: 查看评论
 

中国内蒙古双语教学新政引发少数民族权利争议

2020 8 29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周三(826日)内蒙古教育厅传达加强汉语教学的文件在内蒙古引起舆论波澜,许多蒙古族学者和学生家长认为新措施令蒙古语言生存陷入危机。有人认为双语教育的争论涉及宪法规定的民族平等问题。

由于争论涉及民族语言和民族平等的敏感话题,在社交媒体上的许多讨论群组,甚至一些蒙古语话题的网站被关闭。内蒙古各地的许多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受到有关当局告诫,要他们慎言。

826日内蒙古教育厅发布了《全区民族语言授课学校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使用国家统编语文教材实施方案》。文件规定从今年秋天开学起,内蒙古民族语言授课的小学一年级开始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教材。在今后两年逐步开始小学一年级的政治课和历史课也开始改用汉语授课。

7月份在内蒙古就已经开始风传有关消息,引起蒙古族学生家长的不满。不少蒙古语言和文化方面的专家学者开始在中国国家媒体发表分析和看法,指出新政策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教育界的消息人士说,可能是由于事情敏感,这次内蒙古教育当局仅仅口头传达了上述文件,而且不许与会者作记录。

共和网杂谈:如果是那样错误,需要说明道德,而不是禁言。

现在国际交往、融合越来越大,小语种越来越边缘化,最难以生存。

这主要是经济、科技等方面发展,需要更多时间学习科技、经济,英语的作用越来越大;中国汉族人口比例很大,教育、科技基本上都是汉语。蒙古族要发展,提升国民素质、提升教育、科技能力,更多时间学习英语、汉语对于提升教育、科技、经济能力作用巨大(那些科研论文、技术基本都是英语、汉语表达的)。很多人还要学习英语、汉语,学习科技、教育、经济,如果还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蒙语,既无那样多的时间、精力、智力。这是提升蒙古民族自身发展的需要。

虽然我国仍实行民族平等、语言平等,但是功能和群体就不是平等的,世界上英语群体也比汉语群体大得多。

  或者原来模式继续存在,再建一套模式,一年级就开汉语课,后逐步使用汉语学习科技、经济等方面课程,了解、学习国内外知识、信息。最终大多数早学汉语的学生一定各方面知识、能力增强,后面就会接受一年级就学汉语甚至汉语学习速度大于蒙语。

但我们一方面要说服道理,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历史、外蒙古存在(需要交流),也应适度保存一小部分人兼学蒙古语。这主要是自由、自愿、理性选择的结果。最引起国内外分歧、争议的是教材、课本以及平时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共产党的内容,这对个人、民族、国家进步、发展是不利的。

 (本文已被浏览 1009 次)
  →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评论内容 (点击查看)   共0条评论,每页显示10条评论    浏览所有评论
(没有相关评论)
  → 发表我的评论
您的姓名: 您的Email:
评论内容:
250字内
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须知 →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您发表的任何评论内容;
  • 版权所有:共和网  愿您成为尊重知识产权的优秀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