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企图迅速打败中国。但国民政府早已制定作战计划,让日本由东向西、由低向高打,最后退到大西南,而不是实行津浦线、京广线,将中国一分为二,中国抗战将会迅速失败。
1941年前,苏联向中国出口武器(因日本打败中国后会打苏联)。英法美基本上没有对中国抗战提供什么帮助,美国还向日本提供石油、钢铁。在汪精卫投靠日本后,美国开始援助中国一些。在日本明显可能向太平洋开战迹象,加大对中国援助。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全面支持中国抗战,并在外交、军事上支持中国。中国抗战,消耗、牵制大量日军。
如果中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投降日本,日本将利用中国资源北进苏联(很容易形成德日东西对进、夹紧苏联),南向太平洋,向澳大利亚、波斯湾、美国西海岸进军。
193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1940年法国战败投降。英国顽强抵抗德、意法西斯。英国凭借先进战机、雷达、破译德国密码,与德意法西斯周旋。如果此时英国接受德国投降条件,德国可以集中力量入侵苏联,打败苏联后,再完全打败英国、美国。
苏联在德国入侵苏联前,斯大林不相信德国会两线作战、不相信德国会在6月(5月最好)进攻,在强大德意军队、全面全机械化面前,苏军不断战败、投降。但最终在苏军反击、苏联严寒气候、英美援助下,取得莫斯科、斯大林格列胜利,并逐步开始反攻。苏联凭借人口众多(生产、军队)、资源丰富、气候严寒、国土广阔,避免两线作战、集中力量打击德意法西斯,再加上美英军事援助;美英联军也在打击德意日军队(海、陆、空)、轰炸其国土(企业、生产人员、交通)。苏联在二战中伤亡6000多万人,死亡2700万(苏联二战前人口1.8亿)。因为苏德双方处于欧洲大陆、大多是平原,双方都投入大量军队厮杀。
美国罗斯福新政,大力开展经济建设,增加就业,也为战争做好经济准备;不断向英、苏、中提供武器,促进美国军工技术、产能发展,为自己参战做好军事、经济准备。德意进攻苏联,苏联不断战败、投降、后撤,美国政府设想:如果美国不及时参战,德意日占领欧亚大陆,再利用欧亚大陆各种资源进攻美国,美国无法抵抗。因此,蒋介石、丘吉尔施压美国对日强硬,日军进攻美国、进攻太平洋,美军参战。美国不仅要向英、苏、中提供大量民用、军用物资,还要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与英、中等国军队联合作战。美国对二战胜利贡献最大,获利也最多。
当然,很多国家为二战胜利都做出自己的贡献。